香河县
XiangHeXian

省级网站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省直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省级微信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产业工会
河北翼家人华北油田职工之家河北军工之家港口惠冀航工会幸福e家河北省直属单位机关工会华能河北分公司工会冀中能源集团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习资料

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来源: 时间:2024-11-25 09:48【字号: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程曼丽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以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更高水平的国际传播效能、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充分认识新时代以来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成效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科学阐明了当前国际传播工作面临的有利形势,为我们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为我们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为我们在传播主体日益多元、传播资源更加丰富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等等。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比如,我国国际传播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采编能力等均得到有力提升,主流媒体纷纷利用5G技术开展新闻实践,包括布局5G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移动端新闻APP、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新闻产品等,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向综合性原创内容制作的全媒体机构转变,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8K+AI”战略格局转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刻理解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我们要深刻认识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抓牢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契机。

从国际角度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加,世界在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背景下,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美西方对我国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近年来,伴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西方媒体亦将中国议题纳入整个世界话语体系中予以建构。综观近年国际舆论场热议的一些颠倒是非的涉华话题,都是这种“建构”的产物。这不仅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正确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着国内民众共识的达成。此外,西方国家还利用传播平台的优势,对我国发起各种“舆论战”“认知战”,试图抹黑我国国家形象,否定我国正当发展的权利。当此之际,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以及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国内角度看。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各国也更加期望深入了解中国,期盼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但是,我国目前的对外传播体系与我国综合实力还不匹配,存在着信息流出流进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以及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这说明,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在构建对外传播格局的思想认识、组织规划、制度安排、理论研究等方面相对还存在一定欠缺。比如,协同传播的概念比较淡薄,对外传播资源比较分散,各机构之间协调不足;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分众化传播能力亟待加强;从国家层面对“大外宣”进行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协同实施、合力推进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有待健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进一步形成更加完善、更加集约、更加科学的国家战略传播总体规划,以实现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的战略目标。

切实把握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的实践要求

对外传播,面向的是全世界,对象是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各国人民。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对外传播格局,决不能是单渠道、平面化的,必须在多渠道、立体式方面做出努力。

完善体制机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是进入国际舆论场的前沿阵地,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在当前的国际舆论环境下,这无疑是一场攻坚战,需要进行整体性的筹谋擘画,包括在传媒产业布局、新媒体技术运用、民族品牌打造、对外形象建设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在传播方案、主题、产品、渠道等方面进行统合规划。要进一步调整思路,强化对外传播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对外传播线索引导、组织策划、用户需求、报道反馈、政策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国际传播智库建设,加强理论研究,培养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带动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设,形成国际传播大格局。

做好精准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施精准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本身就具有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可以有效对接用户尤其是网络用户,了解传播目标国以及不同国家受众的基本特征、信息需求和心理倾向,形成“用户画像”,经过数据挖掘和类型化分析,打造对应性的内容产品,实现精准推送和分众传播。当然,精准传播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评估传播活动效果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传播者及传播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不断优化精准传播效果。

用好文化文明力量。当前,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呼声日益强烈。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期待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具体来看,在对外传播中用好文化文明的力量,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变片段式的、单一符号的文化传播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的整体传播,展示好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凝聚国际社会合作共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摆脱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性,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诉求,传播好能够有效满足诉求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着力提升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权力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体现,反映了各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影响。当前,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并不相匹配。鉴于此,我国国际传播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打破那些占据国际社会主导地位的美西方“元叙事”“元话语”,从中国的历史、现实中挖掘话语资源,从文明逻辑、发展逻辑、大国责任逻辑出发对叙事体系进行系统构建与创新。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讲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超越国际关系中传统的权力观、利益观、秩序观、发展观,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并将其凝练为中国理念和中国话语,构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且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以此逐步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提升舆论斗争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舆论斗争是大国博弈框架下的一种话语建构,也是思想、观念、意志的导入,看似无形却极其有力。美国对华舆论战的事实告诉我们,舆论战不是匆促的应急之举,也不是简单的反击之策,其背后是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支撑,包括舆情研判、舆论布局、话题设置以及各种策略、手段的运用。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加强研究,掌握其中的规律,做好包括舆论斗争整体方案的准备、战略战术的准备、平台渠道的准备以及议题和话语方面的准备。在世界面临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还应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传播预案。唯有如此,才能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