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县
GuAnXian

省级网站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省直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省级微信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产业工会
河北翼家人华北油田职工之家河北军工之家港口惠冀航工会幸福e家河北省直属单位机关工会华能河北分公司工会冀中能源集团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政治思想学习

调查研究的典范之举

来源: 时间:2024-10-21 09:26【字号: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在此背景下,1961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相继提出,1961年要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此外,针对这一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毛泽东要求,这次大规模调查研究必须摸清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到底好不好等问题。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要求,周恩来于当年5月初前往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主要就公共食堂等问题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蹲点调研。

对这次调研,《周恩来年谱》中有着清晰的记载:在邯郸继续听取庞均和许明、马列等汇报后,前往武安县伯延公社进行调查研究。连日来,除与公社、大队和小队干部座谈,了解人民公社的基本情况和社员对党的农村政策的反映外,还走访几十户贫下中农家庭,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情况;视察生产队的集体食堂,察看社员的伙食,并与群众同吃玉米面糊;参观公社百货商店和农机站,了解商品价格、销售和农业机械等情况。

虽然周恩来的这次调研时间紧任务重,但他始终秉持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恪守“突然袭击”、躬身求教、反复核实、和群众交朋友、不把群众隔开来等基层调研五项规矩,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调研工作提供了原则方法。归纳总结这五项规矩,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开展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三个问题:使用什么方法、秉持什么态度、坚持什么原则。基层调研五项规矩不仅完善和发展了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还对新时代做好调查研究、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什么方法:“突然袭击”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那么,什么样的调研方式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在伯延公社,周恩来为我们生动展示了“突然袭击”的调研方式。

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调研要求,周恩来此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了解人民公社办得怎么样,公共食堂能否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有关方面接到周恩来将前往食堂就餐调研的消息后,立即作了两方面“准备”:一方面让社员提前把饭打走,不让总理看到食堂饭菜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让食堂专门给总理做了面条、馒头、稀饭等相对较好的饭菜。公社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周恩来,显然此举不能让他了解到公共食堂的实际情况。

第二天中午,周恩来突然向社队干部提出要到昨天没有去过的另一家食堂看看情况。来到临时选定的食堂后,周恩来直接朝灶台走去,掀开锅盖后,终于看到了伙食的“真面目”:仅有一些沉在锅底的玉米面糊,别无他物。周恩来请炊事员盛来一碗玉米面糊作为午饭,过后又派人送来一两粮票和五分钱饭费。

经过这次“突然袭击”,周恩来吃上了真正的社员食堂饭,搞清楚了公共食堂的真实状况。后来,在总结调研工作方法时,周恩来专门谈道:“你要想摸到真实情况,就不要老是围着别人挑好的地方转,要多到那些事先没有得到通知的地方走一走,在那里你才会看到、听到最为真实的情况。”

调查研究要善于通过“突然袭击”发现问题。周恩来在伯延公社“突然袭击”式的调研,积极主动、自主性强,有助于自己听到真话、看到真相、察到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灵活运用好“四不两直”的工作方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下马观花”、深入基层、接触实际,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秉持什么态度:躬身求教、反复核实

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沉下心气、投入心力,才能察得实情、取得实效,调有所获、研有所得。周恩来在伯延公社调研过程中不仅向群众躬身求教,还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反复核实,反映了其谦虚谨慎、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调研态度。

周恩来在伯延公社调研期间,不断向群众征求意见,并始终把自己摆在请教者的位置上认真倾听。他来到村头巷尾,亲切询问农家小姑娘家里的饭好吃,还是食堂的饭好吃;走进田间地头,询问正在插秧的农民是否喜欢食堂中的饭菜,还挽起袖子帮农民栽种红薯秧;走向在路边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征求他们对“解散食堂可不可以”的意见……正是通过这样的躬身求教,周恩来总结出:解散公共食堂,是广大社员的迫切要求。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真相、追求真理的过程。为了弄清楚食堂问题,周恩来在伯延公社与公社、大队、小队干部及部分社员进行了七次座谈,重点围绕食堂、粮食、供给制和包工包产等问题进行反复交流。同时,他还走访了几十户社员家庭,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大家的所思所盼。其实,周恩来第一天到伯延公社时,看到村头光秃秃的杨树,便已经猜想出公社的大概情形。据《邓颖超传》记载:5月3日……他们赶到武安县伯延公社调查。吉普车载着他们,开到村外。他们下车步行,只见大道两旁的杨树叶都没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周恩来问:“杨树怎么这个样子?树叶怎么没有了呢?”陪同的武安县委书记忙说:“叫羊吃了,羊吃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心里都明白,树叶是人吃的,不是羊吃的,羊还能爬上树啃树叶?

在此后的调研中,周恩来走访一户又一户家庭,还突然提出到食堂吃饭等,都是为了求证公社的实际情况怎么样、农民愿不愿意办食堂等问题。显然,为了获得答案,周恩来决不凭“想当然”“大概”和“可能”,而是反复核实、小心求证。回到北京后,周恩来如实向党中央汇报了农村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和社员不赞成办食堂的呼声。当年6月,党中央修订并公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其中最重要的修订是取消供给制和实际上取消了公共食堂制度。

“欲事立,须是心立。”周恩来在伯延公社的调研工作给我们树立了躬身求教和反复核实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躬身求教要求党员干部在调研中,“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具体而言,就是要具有满腔的热情、眼睛向下的决心、求知的渴望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反复核实则要求,调查研究“要深入下去,从多方面了解情况,不要偏听偏信”,“对数字对情况要采取严肃的态度反复核实,不要随随便便报一个数字,随随便便确定某一种情况”。

坚持什么原则:和群众交朋友、不把群众隔开来

开展调查研究要运用好群众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调研中,怎样才能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呢?周恩来给我们提供了示范:和群众交朋友,不把群众隔开来。

和群众交朋友,能够听到群众的真心话,有利于发挥群众建言献策的作用。周恩来在伯延公社和农民交朋友的方法,就是和农民心贴心,让他们说出心里话。在一次座谈会上,一名叫张二廷的社员直言不讳地对周恩来说:“食堂不好,吃不饱。”“你是现在来了。再过两年来,我看你也得饿肚子。”“因为我们当然首先要照顾自己,你们征购不到,还不是没有吃的?”面对这样让人“红脸出汗”的话语,周恩来不仅不同意将张二廷认定为落后分子,还当场指出他的话很有道理:“二廷,今天你算是说住我了……咱们交个朋友吧!”座谈会后,周恩来又特意来到张二廷家,继续耐心听他反映伯延公社的遭灾情况以及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经过这次对谈,两人间的情谊越发深厚。此后的许多年里,周恩来更是每年都会派人去看望这位农民朋友。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还是一次与群众增进感情的机会。5月6日下午,周恩来的最后一次座谈会在供销社院内举行。会议还没开始,场院内外便挤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送行的群众。座谈结束后,周恩来不仅热情地与在场群众挨个握手,还专门示意警卫不要将他与群众隔开来,临上车前亦边走边向乡亲们挥手致意。

新时代,调查研究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做好调查研究,考验的是工作作风,厚植的是人民情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的必修课,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村政建设经验研究”(23BDJ06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党史部教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