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政治思想学习

三湾改编为新型人民军队奠基

来源: 时间:2024-12-17 09:59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决定对保留下来的不足千人的队伍进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三湾改编不仅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奠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支部建在连上”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紧接着党又领导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立起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起义部队最初占领醴陵、浏阳等县城和一些集镇,计划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但遭到远比自己强大的反革命武装的抵抗,起义受挫。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带领起义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

起义部队向南转移途中,在江西萍乡县芦溪遭到敌人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损失严重。一些人因为长途跋涉、连续行军,怕苦怕难,不辞而别;还有一些人因情绪低落、丧失斗志而离队。随着部队南下,离队情况越来越严重,原来四五千人的队伍,此时已经不足千人。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的赖毅当年就在这支队伍中,他回忆道:“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到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存这支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9月29日,部队来到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此时已经摆脱追敌,该地也没有地方反动武装,比较安全。当晚,毛泽东同志在“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

三湾改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支部建在连上”。起义部队在南下途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原因在于缺乏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毛泽东同志深刻意识到,必须把武装真正掌握在革命者手中,才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坚强的党组织作为核心来贯彻党的意志。秋收起义部队最初也建立了党组织,但党组织的设置是一个团建立一个党支部,并不能有效领导士兵。经过三湾改编,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全面建立起来。班、排设党小组,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以毛泽东同志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前委决定,部队一切重大问题,均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样,“支部建在连上”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了下来,显著提升了党在军队中的组织领导能力。

“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项制度的确立,意义非同一般。从当时看,这一基本制度提升了军队战斗力,改变了军队党组织不强的状况,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从长远看,这一制度使人民军队彻底改变了旧式军队的弊端,将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到军队中,保证革命军队不论发展壮大到什么程度,都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

确立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

确立军队内部民主制度,是三湾改编的又一主要内容。这项制度扫除了军队中的封建因素,确立了官兵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充分树立士兵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士兵的战斗力,使之成为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拼搏的强大力量。

当时,工农革命军成立时间不长,一些官兵来自旧军队,把旧军队中的军阀主义作风带到了革命队伍中来。有的人当兵就是为吃粮和高官厚禄,缺乏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据罗荣桓元帅回忆:“秋收起义以前,军官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和士兵的待遇悬殊很大。”军官和士兵在政治地位上也不平等,士兵开会时几乎没有发言权,长官“搞一言堂”。士兵只能服从,部队其他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在部队当中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在旧军队中,长官打骂士兵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认为这是“教育、培养”士兵和树立官威的重要手段。“鸟是养出来的,兵是打出来的,不打不骂怎么成”,这种观念在旧军队当中非常流行。

针对这些情况,三湾改编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一是根据去留自愿原则精简队伍规模,不愿留的发路费遣散,愿意留下的表示欢迎。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队伍的人数虽然少了,但愿意留下来的都是真心革命的,因此队伍更加精干,便于实行机动灵活的指挥。二是在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赋予士兵更多的权力,使其能够参与到军队管理中来,是实现军队内部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军官要受士兵委员会监督,做错了事,要受士兵委员会的批评,甚至处罚。三是官兵平等,待遇一致,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发言的自由。官兵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共同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

民主制度的确立,打破了旧军队中腐朽的雇佣观念,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团结起来的,而不是为了名利。民主制度的确立还推翻了旧军队中长久以来依靠封建等级思想和手段的带兵方式,为锻造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作出重大贡献。

为“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奠基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建军、强军的根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使党指挥枪的原则在部队内部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支部建在连上”,使军队从上到下有了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从而使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为部队注入了政治灵魂。民主制度确立了新型官兵关系,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在人民军队中进一步扎根。罗荣桓元帅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三湾改编后,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发生很大改变,军队更加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一支听党指挥、打不垮、拖不烂的人民军队逐步形成。1928年8月,红军进攻湘南失利,分两路回师井冈山。部队到达崇义县时,担任前卫的第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袁崇全伙同副营长,擅自带着第二营的四个步兵连和团部的机枪连、迫击炮连向思顺开去,企图叛变投靠盘踞在赣南的国民党刘士毅部。二营机枪连党代表何笃才、六连党代表赵尔陆和四连连长粟裕等人在行进途中发觉方向不对,觉察袁崇全可能要叛变,连夜带着两个步兵连和机枪连返回,向军部报告。朱德、陈毅立即派红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前往追赶,追回被袁崇全裹胁走的第二营第五连和迫击炮连,但王尔琢遭到叛徒枪击,不幸牺牲。这次叛变中,只有袁崇全带着几个人向遂川方向逃跑。第二十八团绝大部分同志革命意志坚定,没有跟随袁崇全叛变,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部队中的各级党组织发挥作用,切实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编,为锻造出一支听党指挥、战斗力强大的革命军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